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答亞里斯多德政治學卷一

亞里斯多德說:「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跟蜜蜂、螞蟻相較,更是一種政治動物。」您是否贊同「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為什麼蜜蜂、螞蟻也是政治動物?人比這兩種昆蟲更是政治動物的關鍵何在?
關鍵字:群居、共同體、政治動物
  • 首先亞里斯多德先從什麼是共同體開始討論,他認為所有的共同體都是為了某種善而建立的且旨也是在追求某種善,而所有共同體中最崇高、最有權威且包含了其他共同體擁有的一切的共同體,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這種共同體就是城邦或是政治共同體。他認為要進一步的考察,必須從根源(城邦構成的簡單要素)開始,將組合物分解成非組合物(最小的部分),也就是從各類統治中(小方向)找出他們相互間的區別,再應對到城邦或政治家(大方向)。把共同體分開,以現今的生活情況來看,如同家庭就算是一個小的共同體,或者是一個團體組織也算,這其中都隱含著統治與被統治的意思,只不過換了個名稱,彼此之間存在共同的利益,且個人可能同時屬於不同共同體中的某個角色,但若是以蘇格拉底認為的每個人天生只有最適合一樣技藝來說的話可能就不成立了,這些所有小的共同體中有一個最崇高最權威且追求至善的共同體,會使得這個共同體能統治整個城邦,而城邦的組成最一開始一定是要有「人」,為了種族的延續而存在的男人和女人,就和其他動植物一樣,都是出於本性,而人們為了滿足日常生活所以產生了「家庭」,多個家庭為了能比生活必需更多的需求而結合所以產生了「村落」,多個村落為了滿足生活需求、生活的美好而形成的共同體大到足以或近乎於可以自足時,就會產生「城邦」,而這也是它們的目的,每一個事物是什麼都要當它完全生成時,才能看出他們每一個的本性,就像要說明城邦是什麼,就要當成邦完全生成時,才能了解它涵蓋了多少的樣貌,以及有哪些事物因為有哪些需求而逐漸形成的,他也提到當人民被隔離開時,城邦就不再是自足的,就如同不分之於整體一樣。亞里斯德還提到,任何的結合體一旦分離便不存在,只是天生適合的位子不同而自然而然形成各自屬於哪個位子的模式,如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也就是所謂的「差異」。
1、您是否贊同「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
  • 從人、蜜蜂、螞蟻中來看政治動物,而人又更是一種政治動物時,我認為要先對政治動物下一個定義,才能從中區分他們在程度上的不同,從亞里斯多德所說,可以知道他所謂的政治動物意思是以「群居」來說,就如同上面所說,各種生物所擁有的種族延續的本性人也有,這就是一個需求,人及各種生物都會因為各種不同的需求而形成群居的狀態,或許人及各種生物出現時,並不這麼的認為自己,也不懂得什麼是群居,而是因為許多因素及需求使得他們互相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體,我們後來再將這種情況名為群居,若以植物來看,許多相同的物種會出現在同一個地區,而有些物種只適合於某些地區生長,這樣算是群居嗎?我認為植物和動物及人類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沒有意識,或許有但他們卻沒辦法像動物及人類可以透過管道表達,甚至當它們快枯萎有需要水及養分這個需求時,都不能替自己爭取什麼,生命只能憑靠外在所存在的條件,雖然植物有向光性、趨光性、向地性等不同的生長模式,但這也不足以完全說明他們的需求會趨向群體的生活,植物後代的延續不需要另一性別的存在,有些還需要借助動物的幫助才能完成,但如果要討論到世界上少數能無性生殖的物種可能又討論不完了,因此以大範圍的動、植物及人類這幾個主體來看。我贊同人是一種政治動物,但我認為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不是一個最好的說法,亞里斯多德說人類天生就注入了社會本能,我認為天生具有社會本能是成立的,可是天生是政治動物的「天生」,是因為面臨的需求而逐漸形成的模式,並不是一出生下來就認為要群居,我們現在一出生下來已經是屬於這個群居的情況了,但如果往很久以前探討,雖然不知道人最一開始是從何而來,可能是從生物演變,但各物種間因為本性希望種族的延續,所以會尋求另一性別的結合而能產生後代,並且如果有希望種族的延續這種想法,就會照顧他的後代,就更會形成群居生活,也因此而形成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群居樣貌,但這並不完全是人天生的,而是從以前因為需求所以長期累積逐漸轉變而來的群居,因此亞里斯德才會說:「最先締造城邦的人乃是給人們最大恩澤的人」。
2、為什麼蜜蜂、螞蟻也是政治動物?
  • 因為如果將政治動物的定義認為是群居時,蜜蜂、螞蟻及其他大部分的動物都有群居的本性,雖然我們不能了解他們的思想及行為的真正目的,但從我們平日或是長期累積的觀察,蜜蜂們互相分工合作採蜜回蜂窩,對於前方發生的問題也會用不同的飛行方式告知同伴,螞蟻也是分工合作的搬運食物回蟻窩,且整齊的一排前進彼此互相指引或用小觸角傳達訊息,並且各種物種能存續至今都是因為有種族的延續,或許他們的思想不如人類的豐富,但最基本的生存及延續後代都存在於他們的思想中,其他動物如候鳥飛行時排列的型狀,或是動物們會群體聚集在一起,我認為他們還有著可以保護同伴的思想,當數量眾多一起行動時比較安全,所以若以群居為政治動物的定義來說時,我認為除了蜜蜂、螞蟻外,許多生物物種都是政治動物,而我們能形容的就是那些我們一般能常見群體行動的動物,就比較不會探討如螳螂是不是政治動物這種情況,因為這可能就要從螳螂的生活模式先瞭解起了。
3、人比這兩種昆蟲更是政治動物的關鍵何在?
  • 人之所以比這兩種昆蟲以及其他群居動物比較起來更是政治動物的關鍵在於,人是唯一具有語言的動物,且再加上聲音,能更清楚的表達苦樂,語言就能代表著人更是政治動物的原因是因為,動物即使能透過不同的聲音表達苦樂、用觸角、飛舞方式傳遞訊息,但都不如語言般這樣的複雜且多元,其實平常我們就能體會到,光是一個狀態,就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詞彙來描述,且不同的詞彙具有不同的強度,這裡亞里斯多德是提到,語言能更進一步的表達利弊、公正與不公正且具有善與惡的感覺,這也是最獨特之處,但昆蟲卻不具善惡的感覺,或許他們有吧但我們無法清楚了解他們的思維,我們頂多只能形容一些動物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是友善的或不友善的,而昆蟲的我們就更不了解了,對於他們獵食其他動物,我們只能認為他們是在求生存,而不是認為這是一個作惡的表現,人之所以比這兩種昆蟲更是政治動物的原因還有一個重點,世人有智能和德性,人的腦容量遠大於昆蟲,且思考的複雜程度也是,更不用說是智能方面,一個正常的人類會善用他的智能來達到他心裡所希望的,這是一個天生就擁有的武器,也是能判斷出人的不同個性、人與人之間有感情好的、也有交惡的,這種許多複雜關係的原因,而我們卻很難判斷昆蟲之間的心境,亞里斯多德也提到這項能力很有可能會因為人本身為了達到某個邪惡目的而使用,由此可見光是智能這項能力,就有如此複雜多變的關係及情況,雖然我們無法得知昆蟲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貌,但就從這些方向來看,人是比這兩種昆蟲更是政治動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