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卷二)
關鍵字:城邦、正義、整體利益
城邦的建立是因為個人無法自給自足,人們必須互相幫助和需要服務,人與人之間會產生連結,而建立城邦之間的細節都會是正義的,舉凡不好的音樂、詩歌會加以排除,良好的體育訓練等等,在這樣正義的城邦底下不會是不正義的。
另外在申辯篇和克里托篇裡,蘇格拉底也提到他是雅典公民,儘管他追求真理,但一旦離開雅典城邦他什麼都不是,從這裡可以看到蘇格拉底在意的是整體城邦以及城邦所建立起來的規則,而身為人,必須生活在這樣的場域內。
2.
蘇格拉底:「為了城邦的利益,統治者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公民」,(389B)為什麼非得說謊(名之為高貴謊言A
Noble Lie)才得成就理想國度?(卷三)
關鍵字:整體利益、謊言、統治者
蘇格拉底雖然認為應該把真實看的高於一切,但是虛假對神明毫無用處,但對凡人還是有用的,所以應該把這種藥物留給醫生,這樣的說法呼應到蘇格拉底對於前卷對於技藝的論證,醫生擁有技藝來醫治病人,同樣統治者擁有統治的技藝,而城邦要維持的條件下,衛士必須敬神明、孝父母、重視朋友間的友誼,所以提到要排除可能讓衛士分心或受影響的一切,例如褻瀆神明的故事、使他們害怕死亡的說法、恐怖的詞彙、英雄嚎啕大哭、接受賄賂、貪得無厭等等情節,統治者必須事先禁止或刪除,而衛士在城邦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為了城邦的利益,統治者必須說出這樣的謊言。
- 為什麼蘇格拉底主張無私產、無自有住所和妻孺共有等規定是城邦衛士得以保持純正的生活條件?您願意在這些規定之下擔任國家統治者?(卷三)
關鍵字:私有、衛士、責任
蘇格拉底認為複雜多樣的音樂會使人放縱,簡樸的音樂會在靈魂中產生節制,而且簡樸生活的人,即使受傷也很容易醫治,所以衛士們的生活應該簡單一點,而且擁有金錢的多寡會影響衛士自願奉獻的意願,同樣擔任衛士,所得到的報酬也會是一樣的,衛士應該為國家利益效勞,衛士應該對外警惕敵人,對內注意朋友,使朋友不願意做壞事,使敵人不能做壞事,而后蘇格拉底又提到一個神在適合擔任統治者身上摻了黃金的故事,統治者要保護自己的後代,且把他們放在與本性相對應的位置上,所以蘇格拉底主張衛士無私產及妻孺共有,而衛士必須住在一起,就像士兵在戰場紮營一樣,若擁有自己的土地、房屋和金錢,就會成為業主或農夫,這樣便不是衛士,從幫助人民的角色轉變成公民的敵人,所以蘇格拉底主張衛士無自有住所和財產。
如果在這些規定底下,我想我不願意擔任國家統治者,因為我認為個人擁有的多寡要依據個人的努力,在這樣的制度下,即使衛士的生活無虞,但難免會有偷懶的人出現,畢竟無論你付出多少,得到的報酬卻是一樣的,而且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擁有私人財產和私有住所,有時只是一種安全感,衛士也是公民,即便他的責任有所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