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答王制篇卷二.三(00114228)

Q1: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卷二)
關鍵字:以大觀小

蘇格拉底為了回應格老孔對正義本質問題的探討而向他提出「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論點。他認為正義可分為城邦正義與個人正義,又城邦比個人為大,故由此推論能從城邦這個大的性質來討論囊括在城邦裡的個人正義。

我認為蘇格拉底以大觀小的理念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無非是他這在這次的對談中抓住聽者以身為雅典公民為驕傲、以城邦為最高信仰的心理,進而成功使其認同。雅典人之所以覺得自己較其它同時期的希臘城邦優越,原因不脫他們所信仰的教條與法制所致,整個城邦的運作體系是以法條為主,正義與不正義亦可被歸類為法條規章的一環,據此以視,檢視正義的本質是從城邦開始探討也不令人訝異了。從前面到現在的篇章,不難看出雅典人民對城邦的敬畏與尊崇,整個城邦的一切受主流價值觀影響甚深,群體所做出的行為也因而有一致性,故非主流之人在雅典城邦中實為少數,由此可見,所謂個人的正義與城邦的正義似也相差甚小,那麼蘇格拉底以大觀小來說服對話者也有所道理。


Q2:蘇格拉底:「為了城邦的利益,統治者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公民」,(389B)為什麼非得說謊(名之為高貴謊言A Noble Lie)才得成就理想國度?(卷三)


關鍵詞:謊言、理想國度


謊言流竄了許多個世紀,有人類的存在即有謊言,雖然我們都明瞭真實其實必須高於一切,但有的時候謊言卻是構築美好世界的一種手段,我認為蘇格拉底也是將謊言視為成就理想國度的最佳方法。

雅典人將城邦利益視為最高依歸,但成就城邦利益的同時,無非會損及某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以訓練衛士為例,就書中所論訓練衛士需要命其壓抑私欲、刻苦訓練、忍他人所不能忍,但難道衛士都不會反抗甚至質疑為何他們需要肩負比別人更重的負擔嗎?若真有如此情況,統治者根本不會明白的告訴他們,衛士的作為是為了城邦人民的安逸、政權的穩定;反而會吹捧他們的存在與價值是大過於城邦裡的眾人並且是榮耀城邦的工作吧。世界上各種群體,需要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一個充滿統治者的群體或是僅有被統治者存在的群體是無法成功運作的;全是統治者的群體,就像多頭馬車,無法前進甚至會自取滅亡,全是被統治者的群體,遇事只會不知其所向,因此兩者是必須在一個群體間相輔相成的。
然而,各個位置都有其優缺,就目前的認知來看,統治者的優勢似乎較多。為了使統治的手段能夠安撫被統治者,與其透徹的解釋每一項事物的運作,倒不如利用依蘇格拉底思維中利人利己的高貴謊言來滿足組織運作,如此作為既簡單又省力,全面真實確實也不見得較部分高貴謊言來的有效。高貴謊言能夠讓統治者更為方便、簡單塑造一個理想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