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王制篇卷一提問(99114217)

一、蘇格拉底如何推翻「正義乃強者利益」的主張?
關鍵字:強者、利益、技藝

1 賽拉西馬柯認為「正義即強者的利益」,強者有統治權,誰強誰統治。他對正義首先有三個解釋:(1) 每一種形式的政府都會按照統治者的利益來制定法律 (2) 他們透過立法對被統治者宣布正義就是對統治者有益,違反法律即犯罪 (3) 正義就是已建立起來的政府的利益。

蘇格拉底接著問是否在立法的過程中,有些法律制定的正確,有些制定的不正確?正確也就是符合統治者利益的意思,不正確則是對他們有害,無論他們制定什麼樣的法律,被統治者都必須服從?賽拉西馬柯皆表示同意,這裡使得賽拉西馬柯的言論產生矛盾,因為他說正義就是對統治者的利益,而又承認統治者有時會發布對他們自己不利的命令,另一方面又認為被統治者服從這種對統治者不利的命令是正義的。

2 賽拉西馬柯並不贊同正義即強者認為對自己有益的事,而不管它實際上對自己是否有利的說法,他認為一個會犯錯誤的人在他犯錯時並不能稱為強者,以嚴格的意義來說,在賦予醫生、老師、會計等這些藝術家或匠人稱呼時,他們絕不會犯錯,因此最精確的表述是「統治者只要還是統治者就不會犯錯誤,他在制定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規定時也不會犯錯誤,而他的規定是被統治者必須去做的,正義就是做對強者有益的事情」。

蘇格拉底以技藝來反駁賽拉西馬柯,他提出一門技藝考慮的是尋求技藝對象的利益這個說法,進而說明了沒有一門技藝是考慮或規定強者的利益,而是考慮或規定被他統治者的弱者的利益。

3 接著賽拉西馬柯以牧羊人和牛羊的利益為例子,說明牧羊人在考慮牛羊的利益同時,也正考慮著牛羊能帶給自己的利益,不可能完全只是考量牛羊的利益,進而提出正義者和正義只是表面上為了他者的利益,而實際上卻是強者和統治者的利益,是對服從和伺候統治者的所有被統治者的傷害,因此正義的人在和不正義的人打交道時正義的人總是吃虧。又繼續討論到了人是正義好?還是不正義好?並提出了做壞事做的最多的人就是最快樂的人,最不願意為非作歹的人也就是最倒霉的人這個說法,來說明人們之所以譴責不正義不是怕做不正義的事,而是怕吃不正義的虧。不正義的事只要做的足夠大,就會比正義更加有力,更加自由,更加有氣派,並且下了「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而不正義就是對個人有好處對自己有益」的結論。

蘇格拉底並不認為不正義比正義更加有益,他認為如果某個不正義的人能夠隨心所欲的做不正義的事,要不是他做壞事沒有被發現,就是他能夠憑藉暴力不斷的做壞事。蘇格拉底又以技藝來舉力反駁賽拉西馬柯,他認為技藝本身的完美就在於給這門技藝所實施的對象提供最完美的利益且足以使之不會偏離本身的技藝,力量和功能的差異使各種技藝有了區別,每種技藝所產生的好處都是獨特的,而得到報酬是因為使用了掙錢的技藝,他認為若以賽拉西馬柯舉的牧羊人與牛羊利益的例子來說,即使牧羊人是因為對牛羊提供最完美的利益可使他從牛羊身上獲得報酬,他也是分別使用了牧羊的技藝和掙錢的技藝,沒有一種技藝或統治術為它自身提供利益,各種技藝提供和規定了它的對象的利益,它謀求弱者的利益而不是謀求強者的利益。

二、您認為,他成功了嗎?理由何在?

我認為,蘇格拉底沒有成功推翻「正義乃強者利益」的說法,但單純以蘇格拉底是否成功推翻賽拉西馬柯在「正義乃強者利益」的言論上時,我認為是成功的,因為他對賽拉西馬柯所提出的言論一一舉例反駁,使得賽拉西馬柯無話可說或是勉強接受,但即使在最後得出結論「正義是德性和智慧,不正義是邪惡和無知且強大而有力的」,卻沒辦法成功的說服聽眾或是賽拉西馬柯本人正義是什麼,蘇格拉底僅僅環繞在從賽拉西馬柯的言論上,尋找可以繼續深入探討的更周全的地方,但事情總是有一體兩面,其實平常在生活中的各種大小事中,我們只要稍微站在多方的角度、不同面向思考時,就會顯得沒有一個結論、猶豫不前,但要防止這種沒有一個結論的情況,就是個人的價值觀、所接觸環境、社會當時情況,進而決定自己會偏向哪種思考模式,在不同事情上大家所考量到的範圍有的大有的小,或許大家都是無知的,賽拉西馬柯所接觸的環境及他所看到的社會現象使得他對正義有他自己的一套解釋,而賽拉西馬柯沒考量到的則被蘇格拉底提出來反問,但實際上是沒有一個確切結論的,因為賽拉西馬柯及蘇格拉底在價值觀上及所接觸到的外在情況、在意的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反而比較希望蘇格拉底能不要以這種反詰的方式來判斷對方的想法是否正確或對方是否聰明,就如同大家的審美觀不同,對美的定義也不相同一樣,但不可否認在法律的前提下,還是有較明確的對錯之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