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答王制篇卷五(99115149)



當格老孔問:「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如何使之實現?」蘇格拉底做了什麼回應?如何使老哲人自認的奇談怪論在當前台灣成真?

  蘇格拉底回應實現這樣的城邦是有可能的,是因為研究正義的本質才討論到這一步,主要是發現了什麼是正義,盡可能地接近正義就可以了。先建立起一個正義的範本,以此做為判斷,用語言敘述的國家或許在行動中很難實現,但仍然有部分真理,不能夠堅持必須完全在現實中實現,只要國家能夠建立的越接近這樣的描述越好。
  在蘇格拉底的論述中,他要求有資格當統治者的人必須經過音樂和體育的訓練,另外還有優生學的概念等等,最後他說哲學家要成為這個國家的國王,或是統治者能夠擁有哲學的思考和態度,將權力與哲學結合,而它所認為真正的哲學家是那些對真理情有獨鍾的人。

  我們可以看到他所論述的無非是教育環境的重要、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天性的工作,這在在都是要組織一個團結,以公共利益為主的國家,而統治者還要具備哲學家的思想或是統治者本身是哲學家,哲學家所要具備的是對真理的熱愛、痛恨謬誤,並且從小學習聰穎、敏銳的理解、正義、勇敢、節制等等,在培養統治者的過程中,教育使他們趨近完善,最後還要通過艱苦的考驗。如果要讓這樣的理論在台灣實現,應該從教育著手,經由訓練和薰陶的過程,進而知道誰是適合的人選,而民主制度應該會面臨巨大挑戰,要讓民眾認為領導人應該具備哲學家的條件,並且必須讓民眾同意這樣的人確實能夠統治這個國家,另外民眾能否分辨誰擁有這樣的條件也有所難度。
  若我們徹底實施從小教育環境和挑選統治者的過程,民主勢必不管用,我們不會經過選舉程序來選出統治者,而是經由他們自己的競爭和天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