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王制篇卷一提問(99114208)


蘇格拉底如何推翻「正義乃強者利益」的主張?您認為,他成功了嗎?理由何在?

關鍵字:技藝、動機


  1. 蘇格拉底是透過社會分工,每個人所擁有的技藝之角度來說明首先他把每個人的所擁有的技藝,以及這些技藝所能帶來的財富分開來看,也就是說人之所以能夠透過這項技藝賺取到的財富是因為使用了另一種賺錢的技藝」。
  2. 比方說:一位醫生之所以被稱作為醫生並不是因為這位醫生可以透過他這個身分賺取很多的財富,而是因為它具有能夠治療病人的醫術,因為我們無法說能夠賺取到很多財富的人就是醫生;醫生固然可以透過醫治病人來賺取財富,但這是因為醫師本身還另外使用了賺錢的技藝來收取醫療費用,而並不是由於醫術本身就是為了賺取金錢而存在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醫生所具有的醫術是為了醫治生病的人們而存在,而不是為了能夠讓醫生賺取到財富而存在。最好的例子便是義診。醫生們(強者)在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情況下,施展他們的醫術來治療病人(弱者)。
  3. 在國家當中那些有權有勢的掌權者們所具有的治理國家的統治之術,並不是為了能夠讓那些掌權者們能夠藉此來獲得更多的利益或是鞏固自己的權力,而是為了保護與照顧相對較弱勢的人民;所以,同理說,世界上並沒有人何一種技藝的存在是為了技藝自己本身提供利益,各種技藝提供和規訂了他的對象的利益,是為了謀求弱者的利益而非強者的利益,所以正義是為了弱者而存在的。蘇格拉底也就是透過以上的論述來推翻「正義乃強者利益」的主張。
  4. 我個人認為蘇格拉底並沒有成功。因為他忽略了人的動機。當然這就會關係到一個人在做出一個行為的同時,就竟是無意識的又或者是有意識的?但若我們以醫生治療病人的這個案例來看,一位醫師在治療病人的同時可能是無意識,又或者是不經任何思考後產生出他的行為嗎?當然我們無法否認的確有可能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是對於大多數的醫師來說,在要治療或是診察病患的同時,大多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多方面的判斷,也許也可能是透過過去經驗的直覺來做出診斷結果,並接下來給予相對應的治療;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那些試圖治病人於死的醫生,但即便如此,這行為仍然需要經過思考的過程。
  5. 另外如果我們就蘇格拉底所說醫術的存在是為了保護病人的利益的話,大多數的醫師在治療病人的同時必會為了病人的安危而在進行治療的同時做更謹慎的判斷,要不然醫術本身便會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當然這也並不代表示說醫死人的醫生所具有的醫術便是沒有價值的,重點還是在醫生本身自己的動機;所以就這點上來看,醫師是很難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治療病人的,又或者是說他是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決定是否要治療眼前的這位病患。
  6. 這樣一來,既然在醫師的行為都是有動機與意識的前提下,我們就無法準確的判斷說:醫生在每次治療一位病患的前後的動機究是完全單純的為了病患的健康又或者是在事後可以賺取到的財富;對於義診的醫師而言,他義診的動機是為了可以透過義診而換來社會上的名譽以及日後升遷的助益還是真的單純的為了患者的健康才去義診的這點仍然是有爭議性的。
  7. 另外,若從國家統治者的角度來看,統治國家的人本身真的具有所謂一套治理國家的技藝嗎?治理國家的方式是否像醫術相同?是否可以被歸類?如何清楚區分其中好壞?治理國家所會產生的種種問題,是否能像治療不同疾病一樣,皆有其相對應的治療或是解決方法?如果國家的統治者為了國家大部份人民的利益而忽略了那些少部分的人的利益且的確造福了那些人,更幫助國家渡過了可能產生的危機,但那些少數人的利益卻應此受到極大的迫害,姑且不論這群少數人是弱者又或者是強者,他們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害;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國家的技藝究竟是帶給了強者們正義又或者是將這正義給予了弱者呢?
  8. 綜合上述討論,我覺得在正義是否為弱者的利益的這點上,仍舊是值得懷疑與討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