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卷二)
關鍵字:城邦、社會、個人
蘇格拉底剛開始用個人來討論正義,但效果並不好,他只好找方法來突破,最後他使用「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透過城邦的建構,帶領眾人探討正義。城邦與個人是息息相關的,城邦就是由民眾所建立的,每個人各司其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撐起整個城邦,城邦的發展跟個人是關係密切的,城邦就像現在的城市,是一個社會,個人的價值觀也就取決於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個人是會被整個社會所影響的,所以蘇格拉底強調教育,教育的好壞也就影響了小孩的好壞,小孩長大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去教育下一代,整個城邦、社會的好壞與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關係。城邦與個人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生活在城邦之下,城邦如何發展、發展的好壞都影響著個人,蘇格拉底「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就因而奏效了。
城邦、社會與個人真的是密不可分,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從我們出生開始就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我們只能試著接受或著是嘗試改變它。「先讀大字後讀小字」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很多事情都有相同的概念,像是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一件事情可能外面還有更大的事物涵蓋著他,我們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才能把事情看得更詳細,不然我們只是在外面繞圈圈罷了,無法看透整個核心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