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格老孔問:「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如何使之實現?」蘇格拉底做了什麼回應?如何使老哲人自認的奇談怪論在當前台灣成真?
關鍵詞:選舉罷免法、柏拉圖機器人、哲學晶片
(一)、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
關於蘇格拉底對於這部份的回應作一些整理:「城邦是透過我們詞語所創造出來的一個理想國家,我們不能堅持我們所闡述的事情都絲毫不差地在現實中實現,因為用詞語表述的事情實行起來總會打些折扣,但它畢竟有幾部分是真理。而我們是因為研究正義的本質才講到這一步。如果我們發現了什麼是正義,只要這個正義的人能夠盡可能接近正義本身,比起其他人還更有正義,我們就可以滿足了。相對而言,只要能發現一個能夠建造得接近我們所描述的城邦,那這個城邦就有存在的可能性。」
(二)、如何使之實現?
蘇格拉底認為使理想城邦實現的方法就是作一項改革:「使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又或者是現在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人能夠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去研究哲學,使政治權力與哲學理智結合起來,而把那些現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學或者只研究哲學而不搞政治的碌碌無為之輩排斥出去。」他認為除非上述之事情能實現,否則先前提出的國家理論就永遠不能夠再可能的範圍付諸實行。而為了替這大膽的假定做辯護,他對哲學家這個詞做一個定義:「當某個人喜愛某樣東西時,代表他喜愛的是這樣全部的東西。而熱愛智慧的愛好者就是愛智慧的全部。所以如果有人對任何一門學問都想涉略一下,樂意學習各種知識,不知滿足,那麼我們就可以正確地稱他為愛智者或哲學家。」然而,孔老格反駁問:「有些人總是渴望聽到各種新鮮事情,難道這也配稱做為哲學家嗎?」這時蘇格拉底以美來做解釋,他將美分為兩類:一類是聲音與顏色的愛好者,喜歡美利的聲調、色彩、型狀以及一切由其組成的藝術品,但他們的思想不能把握和喜愛美的本身,只限在美的「型」上;另一類是能把握到美的本身,憑藉著美的本身來領悟美。而真正的哲學家就是對真理情有獨鍾的人,他能在各種情況下對永恆不變的事物本身進行沉思,而不是只限於事物的「型」而已。
二、如何使老哲人自認的奇談怪論在當前台灣成真?
蘇格拉底認為使理想城邦實現的方法就是使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加以應用至台灣。首先,我們要進行一系列的精密測試與測驗系統尋找優良的精子與卵子進行人工受孕,而這些孩子的父母為國家(生於國家;死於國家)。再來,我們要開設一個台灣領導人訓練養成班,訓練時限為50年,訓練師為植入哲學思想晶片之柏拉圖機器人。訓練過程中比照蘇格拉底的方式:二十歲以前,用遊戲之方式進行音樂、健康、計算、平面幾合、立體幾何、天文科學、諧音法等訓練,以滲透至心靈;二十到三十歲間,進行一系列哲學思考訓練,將先前學習的各種課程內容加以綜合,研究相互間的連繫以及事物的本質;三十至三十五歲學習辯證法;三十五至五十歲進行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之測試。最後,透過上開之訓練從中選出通過訓練之候選人。
如何讓當前台灣成真呢?我們只要將選舉罷免法之規定修改就可以達成蘇格拉底的目標。修改的方式如下:需年滿五十歲,得申請登記為行政、立法、考試、監察、司法領導候選人。此外,需通過領導人養成班之訓練方可進行登記為候選人。
這此情形下,民主政體不只不會被破壞,還能達成蘇格拉底建設之理想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