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答王制篇卷七(00114249)

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關鍵字: 哲君、洞喻、認識真理、世人
   
  1. 在第六卷中蘇格拉底以日喻和線喻來表現靈魂的特性。分為四個部分。而在在第七章的洞喻中,蘇格拉底不僅將教育和認識真理的過程敘述出來,也提到了身為哲學家的使命。
  2. 蘇格拉底將發現洞裡的看見的陰影並不是真的的實物影像的人,比喻為哲學家。當他發現洞裡的事物並不是真實時,他的靈魂慢慢的上升到了地面。上升到了地面之後,也是從觀察光陽下事務、水中的倒影。最後才發現能看見事務的一切是源自於光。最後知道太陽是光的來源。比喻這一步步學習,使他靈魂漸漸上升。最後認識所以事物的真理。
  3. 不過,蘇格拉底之後也提到了,走出洞穴的人最後還是要回到地洞裡接受考驗,並且試著帶領的洞裡的人們還到地面上。說明了衛士經過養成教育,認識真理。但是還是必須要回到一般人民之間生活十五年。在這個十五年中,讓這些衛士受到考驗,十五年之後再檢驗這些衛士是否沒有受到影響,並且在各個方面都是最優秀的,這個時候他們才能有資格擔任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4. 在洞喻的故事裡,蘇格拉底也說到了,這位到過地面看到真實事務的人,回到地底之後。會因為洞裡人們的無知不了解而遭致禍害。說明了追求真理的哲學家在大部分是人的眼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柏拉圖也藉由蘇格拉底的對話來說明蘇格拉底遭到因追求真理遭到迫害而赴死。
  5. 每個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本質,都有能夠成為哲學家的能力。但是每個人能力天生就會有所差異。天資較一般人優越的哲君,如何面對一般人無法像他一樣看清事務的真理所帶來的不諒解,和如何試著帶領著世人提升自己的靈魂。是蘇格拉底在洞喻中提到的哲君處境和任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