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如題幹所述,蘇格拉底用了譬喻的方式,請大家想像有這麼一個地洞,地洞有一長長的通道通往地面,光線與火光可由此照進洞底,以地洞表示黑暗,以太陽表示真理與真實,地洞中的人受綑綁限制只能向前看著洞底的牆壁,以及由於光線所產生的陰影,由此假設地洞中的人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哲君的處境就是與這些人同在這個黑暗的地洞內,然而他並不能只是這樣待著。
假設某一天,有一個人能夠被鬆綁、能走動,並且轉身看到了洞口的火光,他一定很痛苦,但他這時候會了解到他正在接近實在,看到真實的東西,雖然痛苦,但必須要逐漸適應,先看見陰影、其次是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事物的本身,經過這樣的適應過程,他最後終於能觀察太陽本身。從鬆綁、走出洞穴直到直視太陽,完成這個過程,是哲君的第一個任務。
哲君離開洞穴發現真實之後,會為仍遭到禁錮的同伴感到遺憾,並且希望把同伴都帶出洞穴,這是哲君的第二個任務。但這個任務是更為困難的,因為當他再度走進洞穴,對於突然的黑暗也會感到不適應,因而會遭到同伴譏笑,同伴便不會相信離開洞穴是有益的。眼睛的暫時失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亮處到暗處,一種是由暗處到亮處,關鍵的是要釐清這樣的暫時失明到底是哪一種情況,真正要譏笑的是由亮處到暗處的這一種,而由暗處到亮處的的這種短暫是失明則是為了追求真實與真理必須要歷經的痛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