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答王制篇卷七(00114248)

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關鍵字: 地洞、真理、哲君
  1. 蘇格拉底將受過教育和缺乏教育的人的本質,以地洞裡的囚徒來做比喻。長長的地洞中,只能透過通道照進來的一絲光線看到岩壁上的一些陰影,地洞裡的囚徒從小就被捆綁著脖子和雙腳,不能走動也不能隨意擺動脖子,都只能向前看著地洞的岩壁。但是有那麼樣的一天,地洞裡的囚徒可以解錮、任意擺動,甚至可以離開地洞到上面、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而擺脫禁錮的那個囚徒一定是非凡的。但在離開地洞的過程,適應陌生的事物和刺眼的光線是很不容易的,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後那個囚徒可能看到了善的型或者是找到了真理,但如果他後來又回到地洞中,從一個光亮的世界再回到黑暗,勢必又會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此時,視力的模糊和不適應也有可能會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排擠,最後還有可能因為它的與眾不同而遭到殺害。這或許就是身為非凡的人所必須面臨到的過程遭遇。
  2. 文本和上述所提到的非凡的人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哲君,地洞裡的囚徒則是一般社會的百姓大眾,一個原本或許和大眾沒兩樣的人,因為理想或者只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刺激,讓他可以擺脫原有的枷鎖,從地洞上升到地面,此處即蛻變為哲君所必須經歷的認識真理的過程。透過漸漸適應的過程,漸漸可以推論出太陽主宰著可見世界此處指地洞)的一切,當初洞中的火光和陰影的產生也都是因為太陽,這也就說明了太陽本身也是可以看到一切事物的主要原因。而此處即為認識了真理的過程,哲君領悟到當初在地洞裡所想的都只是錯誤的東西,找到了真理才發現它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和原因,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善的型」。
  3. 哲君在可知世界中找到了真理和善之後,他可以選擇不回去面對地洞中無知的囚徒們,但他也可以選擇回去告訴眾人一切的真理為何,他如果回去也等於是要去達成自己所想要達成的任務—訴之真理、帶領眾人走向光明。不過這也會是一趟艱辛的路程,因為最初一起在地洞生活的囚徒們(眾人),每個人都已經有一個根深柢固的價值觀或認知存在在自己的腦海中,久而久之成為難以改變的東西,思想或許也跟著僵化了起來,此時若要向他們訴說自己在洞外的世界所看見的太陽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和源頭(真理和善),這不但會引來譏笑,甚至會被認為是企圖要干擾寧亂的世界而會惹來最後的殺身之禍。
  4. 洞喻說到最後,我們可以清楚明白成為哲君的路程的艱辛,如何從地底把自己的靈魂提升到可知的世界、真理的世界,這一路的認知和思想上的改變、適應,對成為哲君之路卻是相當的重要,要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當然需要一定程度的付出。最後哲君其實大可選擇只有自己當個被太陽照耀的人,但他知道他必須要去改變囚徒們(大眾)的認知,不管會遭受到甚麼樣恥辱或攻擊,我想,「將大家引領真理的道路」一直都會是哲君的主要任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