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卷二)
關鍵字 : 總體、個體、連結
在過去雅典的城邦生活中,雅典公民往往只有一個城邦的價值觀念,因為有城邦的建立,他們才能夠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環境中。也就是說,城邦就像是一個總體,每個個人就是一個個體,而每個人又是構成城邦的要素。然而,蘇格拉底又提到,人們因為無法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有了需要,缺少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但又不會自己生產,於是就和別人分工,最後擴大到貿易的模式,緊接著伴隨的就是城邦的擴充,不可避免地就會導致了戰爭。蘇格拉底最後再把重點拉到城邦裡的衛士,要培養一個良好的衛士來保衛國家,就必須要從小給予完善的教育,如此一來,個人就會是正義的,整個城邦也當然就會是正義的。
從蘇格拉底以上的觀點看來,我們可以發現人跟人的之間都存在著一個連結,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環把每個人都緊緊地扣住,如果彼此的這些連結是對的、是正義的,那麼所串連起來的整個城邦也當然就會是正義的。這就好比是一台車子,如果整台車子的所有零件都是由各個工廠仔細且毫無瑕疵地生產出來,再送到最後的工廠由專業的工人和機器組裝,那麼最後的總成品(車子)不也就是一部完美又理想的車子了嗎!最後,回歸到最剛開始所說的,雅典的公民都認為城邦是最重要的,所以蘇格拉底從總體的角度來看個體的這項觀點(以大見小),的確是能緊緊地抓住聽眾的心。只要個人的靈魂狀態驅使去做正義的事,那麼就會過正義的生活,整個城邦也就會是正義的,最後再從城邦的總體觀念來看,一個正義的城邦裡,裡面也必定都是由正義的人所構成的。到這裡為止可以說是彰顯了群體觀的重要性。
從蘇格拉底以上的觀點看來,我們可以發現人跟人的之間都存在著一個連結,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環把每個人都緊緊地扣住,如果彼此的這些連結是對的、是正義的,那麼所串連起來的整個城邦也當然就會是正義的。這就好比是一台車子,如果整台車子的所有零件都是由各個工廠仔細且毫無瑕疵地生產出來,再送到最後的工廠由專業的工人和機器組裝,那麼最後的總成品(車子)不也就是一部完美又理想的車子了嗎!最後,回歸到最剛開始所說的,雅典的公民都認為城邦是最重要的,所以蘇格拉底從總體的角度來看個體的這項觀點(以大見小),的確是能緊緊地抓住聽眾的心。只要個人的靈魂狀態驅使去做正義的事,那麼就會過正義的生活,整個城邦也就會是正義的,最後再從城邦的總體觀念來看,一個正義的城邦裡,裡面也必定都是由正義的人所構成的。到這裡為止可以說是彰顯了群體觀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