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格老孔問:「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如何使之實現?」蘇格拉底做了什麼回應?如何使老哲人自認的奇談怪論在當前台灣成真?
關鍵字:浪頭、哲學家國王、教育訓練
面對格老孔所問的這個問題,蘇格拉底明顯表示這對他而言,是本篇蘇格拉底所稱關鍵的第三個浪頭,看到格老孔所提的問題,蘇格拉底首先先提醒格老孔他們是因為研究正義的本質才會進到這一步,他明白得為了他的回答預先下了伏筆,他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不能證明一個國家有可能像我們描述那樣治理的很好,那麼你會認為我們的描述不好嗎」此問題的用意主要來表示蘇格拉底認為只要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國家如何能建造得最接近我們的描述,你就必須說我們已經發現了你想要的理想國家實現的可能性,蘇格拉底為了方便回答,首先先做了上述幾個動作。
做完這個動作以後也是蘇格拉底正是要面對第三個浪頭,他指出「如果這種城邦要存在的話,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那些我們現在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人能夠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去研究哲學,使政治權力和哲學理智能結合起來,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學或指研究哲學不搞政治的無為之被排斥出去,只有這個方法,才能給私人或公眾生活帶來幸福」,且這樣的哲學家國王還必須對真理情有獨鍾,而不只是只看的到真理的事物,而不明白真理本身了愛意見者,蘇格拉底進一步指出研究哲學和從事政治領導的事情天然地屬於這些人,只有符合這條件的人,並且他必須身為統治者,如此一來,理想的城邦才會實現。
第二個問題哲學家國王如何能在台灣實現,在我看來若要在台灣造就一位哲學家國王,我簡單將其分為三個步驟:
1. 將人民的天性區分出來 : 對於蘇格拉底而言,所謂正義就是每個人依其本性來工作,當城邦內每個人民都展現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的本性,正義自然將會顯現而出,而在此所指的天性特別指的是有沒有成為哲學家國王的性質,針對每位台灣人民的本性加以查探,看是否有沒有可能造就出一位哲學家且又擅長搞政治。
2. 將有資質的人民公有化訓練:在選出這些具有哲學家國王的特質的人民後,將其集中起來共同訓練,不論是音樂、體育、哲學、政治都加以陶冶教育,盡力的使其能達到哲學家國王的特質,讓他們有成為哲學家國王的可能。
3. 最後由人民來加以挑選 : 對於那些被教育的準哲學家國王,依他們的政治薰陶及哲學研究的程度來挑選,成為台灣的統治者,如此一來,台灣的哲學家國王才會實現,台灣也才會有機會成為蘇格拉底所謂的哲學家國王之理想城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