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王制篇卷二、三(00114231)

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卷二)

關鍵字:城邦、個體
蘇格拉底提出這種總體論個體的策略原因是有種轉移焦點作討論的手段。因為在當時的主流觀之下,雅典城邦的人都認為城邦的好壞和自己是息息相關的,城邦、個體和個體的心靈之間是雙向的關係,以他們討論的正義觀點來切入,如果今天每個個體和個體的心靈都是正義的,而每個個體彼此之間相連且互相影響而形成的城邦也會是正義的;換個角度而言,生活在這種正義城邦的每個個體與其心靈自然而然也會是正義的。不同於現代的觀念,當時城邦的公民可以說是比較沒有個體的觀念,他們認為自己是生活在城邦的群體一份子,和城邦的其他人是有連結性的,所以就這點想法上面,蘇格拉底才有辦法提出這種由大見小的策略。


蘇格拉底:「為了城邦的利益,統治者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公民」,(389B)為什麼非得說謊(名之為高貴謊言A Noble Lie)才得成就理想國度?(卷三)

關鍵字:謊言、統治
    在他們的對話中他們都同意真實必須高於一切,因為對諸神是沒用的,但對一般人還是有用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這種高貴的謊言是有利於統治者,讓民眾能夠服從命令並且守規矩,甚至能夠用來對付敵人。

    從之前提到由大見小的概念可以看出,城邦的民眾是比較缺乏個體概念的,所以說如果大家都活在統治者所建構的謊言世界中,則不太可能會有人去懷疑,甚至懷疑就像是蘇格拉底在挑戰主流價值觀的一種冒險,是會遭到眾人抨擊的,而這種主流價值觀很有可能就是被建立起來的謊言,這種謊言世界告訴公民必須要自我克制,服從統治者且不能說謊,如此一來就比較不會有內亂或騷動的發生;此外統治者撒謊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用各種具有正當性的藉口去安撫人們情緒,像是安撫當時城邦的衛士的情緒,告訴他們即便沒有奢侈的生活,但卻是會有心靈的收穫,諸如此類的謊言不僅利他,也利於統治者本身。高貴的謊言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方便的,就好像牧羊人與羊群一樣,被灌輸謊言的人民就像是溫馴的羊,統治者驅使起來就簡單許多,有利於統治者去統治整個城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