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王制篇卷七(00114216)

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關鍵字:善、統治、虛實

  蘇格拉底先塑造了地洞的環境和人的背景。光只能從洞口照射進去,洞裡還有一道矮牆和東西燃燒產生的火光,由於人們被綑綁固定住脖子和腿腳,所以只能看個光照射物體所產生的影子。對洞裡的人們而言,那些影子就是物體存在的真實,在他們的認知裡,那些就是事務的全部。接著,將一些人帶離開洞穴,看看外面世界。一開始他們一定會排斥,因為這和他們一直以來的認知相異甚大,所以要慢慢讓他們了解,先從陰影、水中的倒影,最後直接面對陽光。經歷這些過程後,被帶出地洞的人們會感到慶幸並為其他未走出地洞的同伴感到遺憾,若他們又回到洞穴並告訴同伴們他們在洞穴外的所見所聞,那麼他的同伴很可能會因為與所猜想的不同而要將他殺死,且放棄走出地洞。
  以上的描述形容了哲君的處境,地洞就是通俗的世界,洞中的光就是太陽光,而走出地洞則代表人們靈魂的提升,洞外真正的陽光就是善。哲君是透過努力而追求到善的人,他去治理尚未追求到善的人,讓他人得以得到所謂的善。
  哲君努力令眾人合作並將利益與之分享,進而打造更完善的環境。另外,蘇格拉底認為哲君是必須有能力同時過著哲學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不然就如同昏庸之人盲目的追求權力,將權力當成最大的善,甚至為此暴力相向。哲君應該為城邦自動挺身而出,他所追求的應該是正義與正義帶來的光榮,若是追求一般統治者所渴望的好處,他們將得不到幸福所需的善和智慧的生活。
  哲君所面對的是困難重重並有不被理解的處境,在如此處境下,哲君還是應盡力將人們從自私與無知中引導向光明真實的善,就算再艱辛,都要為城邦集體的利益奉獻自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