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Crito提問(99121125)

2. 如果同胞皆錯,本篇的蘇格拉底何不選擇逃走,至他鄉傳播哲學,何苦留戀故鄉,受死雖可明其志,但也斷送探究神諭和哲學的機會與責任 
  
  關鍵字:公民、哲學、民主


       在上一篇的柏拉圖甘願為哲學而赴死,這一篇卻一改之前的態度,決定從容就義 
即便他的同胞對他的判斷有誤,他們仍是以民主的方式來做審判,而並非如同一時代的斯巴達政權採軍事統治 
對蘇格拉底來說,這就是身為雅典公民必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雅典因為她的民主制度,而繁榮、茁壯。
也因此,在審判之後,他甘願以身為雅典公民而死,也不願用他鄉的公民身分而活 
若是他選擇逃離故鄉,至其他地方繼續傳播他的思想,這個舉動其實是有點矛盾的。
因為雅典這個民主的環境才能造就他的哲學思想 
若是沒有像雅典這樣相對自由的城市,就無法造就出蘇格拉底這樣的哲學思想家 
在這裡,我相信他的公民道德意識是高於哲學思想的

        也就是說,其實民主和哲學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
就是因為民主的產生,才會讓人開始有思想,有了思想才會開始希望社會更民主、更進步 
雖然蘇格拉底批評政治不好,但是也是因為雅典的政治才能讓他有機會可以探討哲學 
因此當他的哲學家身分及公民身分相牴觸時,他甘願成就他的公民身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