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王制篇卷六(99114142)

阿狄曼圖質疑哲學和哲學家對城邦的用處。請問:蘇格拉底如何回應?
您認為,哲學和哲學家對台灣民主有所助益?

關鍵字:哲學家特質、環境、腐化

1. 透過阿狄曼圖的質疑,反映出社會對哲學及哲學家的質疑。蘇格拉底不否認,是因為不意外眾人對哲學家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哲學家的主要特質就是在追求真理,而就如在前幾卷已經討論過的,真理不代表就是主流意見。當主流意見不認同真理,就會視真理為錯誤。因此哲學家就會容易遭眾人誤解。

2. 蘇格拉底首先透過水手與船長的寓言,解釋為何會眾人對哲學家是無用的原因。船長猶如城邦中的公民,雖然身強體健,但是視力不太好,耳朵有點聾,航海知識也不大行,暗指城邦公民雖然皆是由成年男子組成,但他們缺乏專業智識,無法獨自掌控船隻航行,需要水手們的協助。蘇格拉底將 (雅典) 當前的政治人物比作水手,爭相搶著掌舵的權力,即使他們沒學過任何掌舵的技術,卻不相信存在著掌舵的技藝,不認為這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因此就看不起舵手的能力。這是蘇格拉底對哲學家被視為無用的第一個原因,因為眾人根本不知道具有哲學特質的好處。

3. 此外,蘇格拉底指出,由於大多數人的哲學天性已經敗壞卻又自居於「哲學家」的身分,因此就更加使眾人認為哲學家對城邦是沒有益處的。
  (1) 哲學家的敗壞
蘇格拉底肯定「耳濡目染」的重要性,因此環境與教育的適宜程度會影響哲學家的天性。即使出現了天生存有強大的哲學家特質的人,他的靈魂一開始也是一張白紙,很容易染成其他顏色。因此,如果處在適合的環境及接受適宜的教育,那麼就能使他的哲學特質脫穎而出。反之,如果他從小就是處在充滿野心及諂媚的環境,一旦他也接受了此環境中的觀念,那麼就已經背離哲學。即使是擁有最優秀的天賦,處在不好的環境且受到不正確的指引,就會產生最會壞結果。
  (2) 自稱為「哲學家」的小人
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的特質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然就還是會有些人,天生並沒有哲學家所具有的天賦,但仍以「哲學家」自居。他們不具有哲學家善的特質,也不會去追求真理,因此所提出的思想、見解也就必然沒有真實性,或是有理智的內容。

4. 哲學家的誕生本身就不容易,然許多具有哲學天賦的人有一大部分受到了環境及教育的影響,而使自己喪失了哲學特質;加上又有許多以哲學家自居的小人, 混淆了真理,使得真正的哲學家屬於少數中的少數。他們無法以寡擊眾,也不願深陷於使人敗壞的環境中,如此一來,便沒有甚麼作為,因此就被認為是對城邦沒有用處。因此,哲學家並不是真的沒有任何能力為城邦盡心盡力,而是哲學家身處的環境使哲學家無法完全發揮出他的能力。

5. 哲學和哲學家對台灣民主的助益
觀看蘇格拉底所稱的「哲學家」,似乎與現代所認為的「哲學家」有很大的差異。蘇格拉底的哲學家,是存在於每個人當中,一個人具有聰敏、愛好真理、堅持與節制,透過適當的導引,那麼都能有成為「哲學家」的潛力,哲學家並不是一個身分,而是一種特質的形容,能使我們走向完善。
台灣現今的民主社會,公民意識跟過去比起來,確實有愈來愈抬頭的傾向,對公眾性議題都會積極參與。然而公民素質仍是沒有改變太多,思想雖然解放,理性的溝通與妥協並沒相對跟進,縱使會積極去關注公共議題,然大多時候都會忘了去辨別事物的真假,反而變成一昧的盲從。因此,蘇格拉底的哲學家特質其實對台灣的民主社會發展是有益的,而這也正是我們正在尋求的理想公民素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