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答王制篇卷二、三(00114254)

一、蘇格拉底的「先讀大字後讀小字」的策略何以能獲得對話者的共鳴,而得以進行理想城邦的構築?

關鍵字:現實面、城邦、公民

從文本第一卷來看,在場的聽眾似乎不滿意蘇格拉底推翻正義是強者的利益之理據(以第一卷的對話來看,個人認為蘇格拉底在推翻正義是強者的利益是成功:原因請自行看文章─王制篇卷一)。因此,在文本第二卷阿狄曼圖和孔老格繼續提問關於正義的本質與意涵,希望透過蘇格拉底的論證增強他們實行正義的自信,讓正義更站得住腳。
   
但從第二卷文本開始,孔老格將正義的概念帶入現實面。透過現實生活對正義的註解提出三項疑問,點出不正義比正義還適合生活在這環境中:
1、現實生活人們對於正義的看法─正義乃兩端之折衷(最好就是幹壞事不受罰;最壞就是受害而沒能力報復)。
2、實施正義的人非心甘情願,係因沒能力行不義之事─無關善,而事出於勢之所逼。
3、在現實生活中,不義之人的生活確實優於正義之人。
    
孔老格透過上述現實面帶出的正義將蘇格拉底逼到死胡同。讀過前面文本的人應該都知道蘇格拉底確實沒辦法定義正義的真正內涵與其本質,只能不斷的反駁其他人對於正義的看法。眼看孔老格和阿狄曼圖將個人正義的本質與內涵說得那麼入骨貼切,他應該發現自己沒辦法反駁他們的問題,因此又繼續貶低自己,說自己沒能力解決,但願能試著從總體的觀點切入探討正義,在進而觀察個體。

而眾人接受蘇格拉底的提議原由,文中提出「有個人的正義,亦有城邦的正義。」因為城邦與公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原因自行看文章─「公民」與「人」之身分與善惡)。再來,城邦相對於公民來說是大的、總體的,因此更容易看清楚正義的概念。

個人認為,蘇格拉底將城邦的正義概念拉下來討論的原因在於他想將「不正義比正義之人過得更美好」的想法歸咎給城邦,因為城邦不正義才會造就出不義之人。所以,他應該想透過建立正義的城邦來塑造正義的人,進而再證明出「正義的人比不義之人過得更美好。」

二、蘇格拉底:「為了城邦的利益,統治者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公民」,為什麼非得說謊(名之為高貴謊言A Noble Lie)才得成就理想國度?

關鍵字:美麗的謊言、理想國度

在卷三中提到:「我們必須把真實看得高於一切。虛假對於神明毫無用處,但對凡人作為一種藥物還是有用的,那麼我們顯然應當把這種藥物留給醫生,而一般人是不准碰它的。」

根據文章內容來看,我認為蘇格拉底想透過卷一論證出來的問題─「正義乃弱者的利益」作一個呼應。醫生透過醫術的技藝給病人藥物是為了讓病人痊癒。換句話說,統治者施展統治術是為了讓人民變好。而公民不能撒謊的原因在於他缺乏統治術的技藝。所以,統治者能撒謊的原因是他為了人民好,這是因為正義乃弱者的利益。

而蘇格拉底為何認為統治者非得說出美麗的謊言欺騙人民的原因,我認為這牽涉到蘇格拉底在建構理想國度的時候之想法。文本卷三的重點在於生養教育,而為了使勇士能完善生養教育,蘇格拉底和其他人都提出了一些建議,歸類出以下:
1、寫故事的人不能信口雌黃。不能地獄說得一無是處,應該要讚美那個地方。因為這些故事既不真實,對勇士的成長有害而無益。
2、禁止表現地府中等這一類恐怖和可怕的詞彙,因為這些詞會會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3、要刪去英雄人物嚎啕大哭和悲哀的情節。因為一個好的人絕不會認為他的朋友死亡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4、不能放聲大笑。因為一個人放聲大笑很容易使自己的情緒變得非常激動。
5、統治者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公民。
6、公民們要有自我克制的美德。最主要就是控制身體的慾望和飲食快樂。
7、不允許公民接受賄賂或者貪得無厭。
8、邪惡不可能來源於諸神,必須禁止這些故事流傳,以免引起公民作惡的念頭。
9、講故事需將不必要的對白除去。個人主觀情感需丟棄,留下敘事即可。
10、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只能做一件事(技藝)。
11、曲與調只留下對勇士們好的,其他都必須去除,包含樂器等...。
12、禁止勇士喝酒;飲食要規律,常保身體健康。

透過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倘若要建立蘇格拉底和其他人一起建構出的理想國度,國度內都需遵從上述所歸類出的行為。為了要建造出理想國度,勢必要說一些美麗的謊言讓公民服從。例如:地獄是美好的;英雄人物沒有悲傷的情緒,死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幸福;無論如何都要服從統治者的決定等...。

綜合論述,我認為蘇格拉底和其他人一起構想出的理想國度是充斥著善的城邦,沒有任何一點不善、不正義的國度,因為都被他們杜絕了。但我想現實的世界不可能只存在著善、正義,還是會蘊含著惡與不正義。因此他們才會提出「為了城邦利益,統治者有時可以撒謊欺騙公民」的論述。



三、為什麼蘇格拉底主張無私產、無自有住所和妻孺共有等規定是城邦衛士得以保持純正的生活條件?您願意在這些規定之下擔任國家衛士/國家統治者嗎?


關鍵字:自由主義、男女平權、義務


1、我們在卷三可以看到蘇格拉底為何主張無私產、無自有住所和妻孺共有等規定能保持純正的生活條件原因:
「衛士最完整的條件:對外警惕敵人(使之不能做壞事);對內注意朋友(使之不願意做壞事)。這些衛士要擔任執行統治者的法令中的助手、輔助者。此外,我們要盡量使用一切辦法來防止衛士由於自己比公民強,而用牧羊的態度對待公民,把自己從一個溫和的助手變成一個野蠻的主子。因此,除了對他們進行良好的教育外,我們要給他們提供的住處和個人物品一定不能妨礙他們履行一名優秀衛士的本質工作,不能又使他們對其他公民為非作歹。」


為了要使衛士們養成良好品質,那麼他們的住處和生活方式必須為以下:
(1)、除了生活必需品,任何衛士都不能在擁有私人財產。
(2)、任何衛士不能擁有其他人不能隨意進出的私房或倉庫。
(3)、關於金銀方面,衛士的靈魂中以經有來自諸神賜予的金銀,無需凡人的金銀。此外,不能將世俗的金銀和諸神賜予的金銀放在混雜在一起,因為會玷汙了自己的靈魂。

2、倘若在此規定下,我非常不願意擔任國家衛士,因為我是自由主義的擁護者。如果活在這些規定下,我想我應該會非常沒有自我─沒有自己的個人財產、房子、妻小。此外,因應男女平權的概念,這些規定或許會被這男女平權的世代給否決的(多夫一妻制或是貶低女性價值)。

倘若在此規定下,我也非常不願意擔任國家統治者,因為我認為這些規定很不公平,它限定了衛士的自由、隱私等等權利。再者,我想在這些規定下,也很少人會自願擔任國家衛士吧!這樣我的國家不就處在國防空虛狀態?倘若採取義務制,徵招的衛士們都不是自願的,那如何使他們服從這些規定?就算服從了,他們真的會盡他們國家衛士的責任保衛國家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