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王制篇卷七(00114237)

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關鍵字:洞喻、哲君、城邦


1.       首先,簡述蘇格拉底的洞喻。蘇格拉底說有這麼一個地洞,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地面,有一些人從小就住在這個洞穴裡,他們的脖子和腿腳都滾捆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在他們背後遠處較高的地方有東西燃燒發出火光,之間有一道矮牆,他們會看到火光投射到對面洞壁上的陰影。
  之後有個人能夠解除禁錮,接近實在,但他會覺得以前的比現在看得更真實,所以會有一段適應過程,最終他將觀察太陽本身,他會寧願吃苦也不願再過洞穴中的生活,因為如果回去又要適應黑暗,且可會招來譏笑且有殺身之禍。
2.       蘇格拉底透過洞喻說明:那個解除禁錮走出洞穴的人比喻為哲君,他上升到可知世界,「善的型」光的創造者,是真理和理性的真正泉源。而苦難人間卻爭論著正義的影子或產生影子的偶像。聰明的人可以考察由暗到亮及由亮到暗,是一種經驗與生活道路的幸福及可悲。靈魂內在有種力量即眼睛,可以能夠忍受直視最根本明亮的存在善,且要有種技藝轉變視力能正確地把握方向。類似為思想的優點,較神聖永遠不會喪失能力,且能轉變正確方向解脫重負轉向真實事物。

接下說明沒受過教育和不懂真理的人都不適宜治理國家,因為缺乏一個生活目標指導他們一切行動,又終生從事文化事業的人不願意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也不適宜。所以我們不允許哲君待在那個高度,他要為整個城邦造就一個環境,團結城邦共同體,強迫他管理公民,報答城邦培育之恩,且他有能力同時過哲學生活和政治生活,他要取代那些把權力當作最大善的昏庸統治者﷽﷽﷽﷽﷽﷽﷽﷽﷽﷽﷽﷽﷽﷽﷽﷽﷽﷽﷽﷽﷽﷽量即眼睛,可以忍,期許能向正義的人提出正義的要求。這時良好的城邦就會出現,統治者有真正的富有,擁有真正的生活善和智慧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