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如何透過洞喻說明哲君的處境與任務?
關鍵字:洞喻、哲君、認識真理
- 第七卷蘇格拉底藉著描述一群被綑綁住的人,從小被關在地洞裡,只能看見洞穴的後壁,他們藉著感官的直覺,認為火光的影子便是事物的樣貌,直到有一天有人走出洞穴,看到太陽才知道過去所見並非是事物真實的樣貌,當他走回洞穴告訴仍困在洞穴的同伴這些事實時,卻遭到質疑,同伴認為他眼睛瞎了無法分辨事實,而這就是哲君的處境。他走出洞穴就是認識真理的過程,初見太陽時,他會很痛苦的無法看清任何一物,漸漸從水中倒影看到事物的本身,適應真實陽光,當明白真實與虛假後,他急於告訴洞穴裡的人真理,然而相信感官直覺的洞穴裡的人都認為他所說的絕對不是真理,最後認為他在傳播虛假的言論,進而排斥他。
- 當他走出洞穴明白真理後,他所背負的就是要先放棄身處在理想世界,回去洞穴裡告訴那些還得不到真理的人,什麼是真理和過去他們所相信的事物樣貌是不完整、不真實的。而這就是哲君的任務,他要告訴那些洞穴裡的同伴真正的理想是光火所照射之物,大家都應該要去追求洞外的理想世界,而不要拘泥於藉感官直覺所知的世界。然而,他會遭受到無盡的批判與不被理解,但他必須要堅持真理,讓同伴明白他們無知於他們的無知,教育他們何謂真理,否則就枉費了他有機會走出洞外認識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