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答王制篇卷六(00114218)

1
阿狄曼圖質疑哲學和哲學家對城邦的用處。請問:蘇格拉底如何回應?

       蘇格拉底清楚定義哲學家的特質,但其當時雅典城邦所存在的哲學之人卻與蘇格拉底所描述的大有出入,而真正的哲學家與哲學卻被視為無用的人且理念太抽象,難以為世人所接受,所以阿狄曼圖向他提出了以上的疑問,蘇格拉底先提出了一則寓言故事〈在一艘船上有許多水手覬覦船長的職位而鬥爭、彼此汙穢乃至邪惡的循環當中,因他們並沒有掌握真正要領導一艘船所需要的能力,但是以為自己有一番見解,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取得地位〉。由上述寓言故事帶出整個大環境對哲學之人的影響以及教育的問題。
      哲學家本身具有多數人沒有的天賦,即先前所提出的勇敢、大度、聰敏、強記,如果有著這樣美好的天賦的人在一個邪惡的環境下成長,那將會比原本沒有這些天賦的人所成的更大的惡,帶出了雅典公審大會的事例:一群人在一旁叫囂、誇大其詞其言論,而這些人在城邦裡面收費傳達自認的知識,不管他是否正義還是不正義,(猛獸的寓言故事,在這裡我認為猛獸的比喻為雅典一般大眾人民),為了討好大多數人的喜愛而改變自己的意識,但是大眾的意見並不一定就是高尚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影響年輕人的心靈,與之隨波逐流,且沒有人有辦法將其引領正確的方向。為有透過神的旨意,才能拯救受到損壞的心靈。而這些受到眾人意見所強加影響的狀態下,哲學家會受到眾矢之的。
     而哲學受到非意的原因還有其一,有些自察所處環境充滿了名利而「逃脫」出來的人,但他們並不具有哲學家的天賦而進入了哲學的世界,這是非常不合適的,其所產生的思想將不是正統的哲學精神,也不是理智的。那些少數的哲學之人依舊存在於各個地方,這些人擁有著良好了天賦,但是很少人能真正享受到哲學的甜頭,因為他們看見的是民眾的瘋狂,這些民眾可以決定身邊的政治事務,不管在哲學的領域上來說是否正確,就算有人可以出來聲援哲學家的視野與批判,也不能讓眾人停下來思考,使哲學變成眾人認為荒謬的言論,所以哲學家進入群眾之中,與其獨身對抗傷痕累累不如求個安詳的人生,於是這一群與天賦異秉的哲學家只能看盡國家冷酷,卻無法做出一個什麼樣的事情足以改變一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