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學期報告大綱(二) 99115149

題目:論社會契約的存在必要性

前言:
                                                                                                         
  在盧梭的著作中,可以知道政府存在的目的和起源,因為要滿足人民基本需求以及平息紛爭,進而發展出政府、法律和統治權的正當性。
  人類發展出社會狀態的原因是為了追求更理想的生活方式,洛克認為因為生活已無法自給自足的同時必須與他人合作,而因為互動的頻繁和資源上的限制,便可能發生衝突和爭奪,所以法律出現、中間裁判者出現。而盧梭認為人民掌握權力,而政府只是執行者,強調人民必須實際行使政治主權。
  在此討論盧梭所提出的公意和眾意,將兩者做出定義和差別,但公意為公共利益的展現,但並無討論出公意要如何產生,而公共利益和政府之間若相互矛盾又是該如何妥協,會是第一節所討論的重點。
    洛克、霍布斯和盧梭皆提出社會契約的概念,但盧梭強調主權在人民手中,但是社會契約是否一定必須存在?若掌握在人民手中,如何做出一個符合公意的決定,盧梭提出立法者的角色,但立法者如何產生,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若沒有了社會契約的體制,人民難道就無法生活嗎?並對盧梭反對權力分立進行討論。

正文:

一、公意和眾意
  A.公意要如何產生
  B.公意是否凌駕於政府
二、社會是否一定要存在於契約底下
  A.契約如何形成和制定
  B.如果沒有了社會契約,社會如何運作
三、政治主權在人民手中嗎
  A.立法者的角色
  B.權力不可分立
  C.若完全由人民行使會造成什麼狀態
四、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