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由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探究人類能否於群居生活達到平等
一、摘要
人類因群居生活而產生情感,發展出才能及追求美好事物的觀念,正因擁有情感及觀念,人類開始尋求公眾重視,這也開啟人類不平等的第一步。人類從自給自足達到滿足轉變到發現需要他人協助以及協助他人所獲得的好處,最顯著於土地的耕種衍生出分配問題,進而產生財產權的概念,造就貧富之別,富人需要他人服務;窮人需要他人幫助,而此即為統治和奴役關係的源頭,亦為讓不平等達到頂峰的推手。以此藉由回首人類過程必然發生的墮落,尋求不平等的解決之方。
二、大綱
1. 自然狀態
(1) 霍布斯的主張
(2) 盧梭的主張
2. 差異造成的不平等
3. 私有制
(1) 父權論
(2) 洛克<政府論>
(3) 馬克思主義
三、結論
1.
人類追求自由平等可否實現
2.
政府是否有可行作為用以解決不平等
本篇報告主題是「由盧梭探究人類能否於群居生活達到平等」,這項主題跟自然狀態、差異和私有制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提到洛克、霍布斯和馬克思?在群居生活達到什麼平等?
回覆刪除請多想想
建議聚焦在《論不平等》,討論以下課題:(一)對盧梭而言,為什麼必須探究人類的不平等?(二)對您而言,不平等是必須消弭的?
回覆刪除寫報告就像是設計餐點,沒有標準答案,但一定要觸發食慾和創造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