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王制篇卷五 (00114235)

當格老孔問:「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如何使之實現?」蘇格拉底做了什麼回應?如何使老哲人自認的奇談怪論在當前台灣成真


關鍵字:哲學家國王  教育  

前面蘇格拉底與格老孔的對話,多是用在建構理想城邦的討論,直至格老孔回歸現實,向蘇格拉底提出:「這樣的城邦是否可能存在?如何使之實現?」這個問題,在本卷成了一個重要轉捩點。面對格老孔的提問,蘇格拉底指出,他們從討論中所建構出來的理想城邦,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可能存在的。但蘇格拉底也不否認要達成這般完美的境界是有其困難的地方,畢竟他們是用言語來表述理想城邦的概念,在實際作為上難免會有些差距,所以他們只要能夠發現一個國家如何能夠建造最接近牠們理想的建構,那麼就必須說已經達到其所描繪理想城邦實現的可能性。
而對於理想城邦的實現,蘇格拉底答道:「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那些我們現在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人能夠用嚴肅認真的方式去研究哲學,使政治權力和哲學理智結合起來,而把那些現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學或者只研究哲學而不搞政治的人排除之外。」除非能達到上述條件,否則前述所提的理想城邦就不可能實現。也就是說,必須將權力與智謀互相結合,以彌補單一國王或者是單一哲學家的不足。

面對蘇格拉底所提出的「哲學家國王」在當前的台灣何以成真呢?按照蘇格拉底對生養教育的重視,基於優生學的概念,我們必須找出最優秀的男女來繁衍下一代,並對這些孩子進行嚴格且完整的人格訓練,並且經過層層篩選,選出最符合資格的人,使他們成為國家的領導人才。放到現今的台灣社會,對於這樣的生養教育我想是可行的,但是如何能夠讓這些孩子一直遵守這些行為表準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有這樣的人被培養出來,而他也能一貫維持他的修身,但是當旁人因為掌握更多權力,而開始忙著權力角逐阿諛諂媚..的時候,這樣的一個哲人該怎麼在這個世代繼續存活呢?雖然透過完整的生養教育,再經由外在環境的影響,不見得可以使人人都變成我們理想中的美好樣子,但是教育卻是一個基本公民素質養成的重要扎根,唯有透過教育,才能培養出合適的領導人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